一、基本情况
2014年上半年,受中国、日本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以及由于美国"双反"而带来的提前出货影响,使得对电池组件需求快速扩大,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企业经营状况有了较大好转。2014年上半年电池、组件总产能超过40GW,组件产量约为15.5GW,电池片产量达到14GW,硅片产量达到18GW,多晶硅产量达到6.6万吨。根据统计的57家光伏组件企业数据,2014年上半年组件总销售收入为722亿元,利润为15.2亿元,平均利润率为2.1%。盈利企业占样木数的57%,平均利润率为5.1%,总产能为33.7GW,总产量为13.1GW,产能利用率约为77.7%,其中单晶组件为1.26GW、多晶组件为11.7GW,单多晶比例约为1:10,总出口量为7.3GW,出口比重约为53.2%。
从营收看,企业盈利能力仍不乐观。在上报的57家企业中,总销售收入为722.2亿元,盈利企业有34家,盈利利润为23.7亿元,盈利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3.3%,在亏损的企业中,总亏损额达到10.1亿元,平均利润率为-4.2%,如果考虑到其他中小型企业,亏损额度会更高,特别是部分盈利企业的利润是由公司其他业务贡献,事实上共光伏业务应仍为亏损。
从组件转换效率看,技术进步较为明显。多晶组件平均转换效率为15.67%,单晶组件平均转换效率约为16.2%,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单晶组件比多晶组件的转换效率仅高出0.53个百分点,而单晶电池比多晶电池转换效率高出1.5个百分点。封装成单晶组件后效率损失较为明显,这也间接导致单晶组件性价比不如多晶,市场份额下滑较为明显。
从发展区域看,组件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河北三省。江苏省企业数量为26家,约占企业数量的45.6%,组件产能为18.6GW,产量为7GW,约占全国总产能的53.8%,浙江省组件产能达到6.4GW,产量为2.57GW,约占全国的19.7%,河北省组件产能约为3165MW,产量约为1438MW,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
从出口区域看,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国,美国为第二大出口国,欧洲出口排第三,值得关注的是,出口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和台湾地区的量开始增多,总计达到1328MW,这些出口量多为转口贸易,为规避全球光伏"双反"贸易风险,很多企业将组件先转移到这些地区,再转口至美国、欧洲等地,打擦边球。从出口价格也可以看出来,出口至这几个地方的组件价格较低,平均价格在3.6-3.8元/瓦之间,明显低于直接出口至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价格在4元/瓦左右),事实上这并未是长久之计,欧盟目前已经启动相关调查,开始打击转口贸易,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二、发展特点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产量最大的十五家组件企业总产能达到24.9GW,约占总产能的78.5%,产量为10.6GW,约占总产量的83.4%,产能利用率约为85.4%,高于平均产能利用率6.6个百分点。前十家企业总产能达到20GW,平均每家企业产能达到2GW,产量达到8.66GW,约占总产量的68.1%。产量最大的十五家电池企业总产能为19.7GW,产量约为9GW,产能利用率约为91%,约占总产量的80%。
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水平。统计的组件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8%,电池产能利用率为80%,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美国等研究机构的经验数据,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在78%-83%之间为合理水平,因此可初步判断目前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水平。虽然目前整体产能数据仍然较大,但考虑到部分设备运行时间已较长,产品竞争力已明显不如新设备下降,预计这部分产能会逐步被自淘汰(估算能有8CW)刨除这部分产能,产能过剩问题会得到缓解。但如果从全球范围看,短期可能存在产能不足问题。
产业发展逐步呈现两级分化。产能在200MW-500MW的31家企业中,平均利润率为-0.2%,平均利用率也仅为72%,如若考虑到其他未能进入规范条件的企业,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会更低。但大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盈利能力也更强,在产能高于50OMW的企业中,平均利润率达到1.4%,产能利用率也达到80.85%,两项指标明显高于中小型光伏企业。尤其是部分大企业往下游系统集成端转移,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较为典型的为阿特斯、晶科和正泰等企业。
多晶电池仍为市场主流。根据调查显示,单晶与多晶组件比例约为1:12,主要由于多晶组件性价比更优,虽然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约为19%,比多晶电池的17.6%高出1.4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单晶电池存在倒角,使得制作组件时未能充分利用组件的面积,效率损失比组件大一些。制作的多晶组件平均转换效率为15.5%,而单晶组件平均转换效率约为16.2%,仅比多晶组件高出0.7个百分点,大幅消减单晶电池片高效率的优势。从电池片看,单晶和多晶比例约为1:10,出口至国外的电池片中单晶电池片比例较高。
出口仍保持在高位。从统计的51家企业数据看,组件出口量约为7.6GW,占总产量的59.8%,其中产能大于500MW的企业出口量达到6.5GW,出口比率达到67.8%,约占总出口食的85.5%,出口区域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和欧洲,其中出口欧洲价格相对较高,平均在0.75美元/瓦左右,出口美国价格约为0.65美元/瓦,出口日本均价相对较低,约为0.62美元/瓦,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为给日本企业代工,出口价格相对较低,剔除这部分产品,我国对日出口均价也在0.65美元/瓦左右。电池片出口量约为1.270W,占总产量的11.3%,出口区域主要集中于加拿大、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市场依然存在不稳定性。一是市场不确定性,光伏市场仍处于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政策变化调整容易给产业造成较大波动;二是光伏政策缺乏协同性,光伏产业牵涉的部门较多,但部门之间往往出于各自利益考量,没能很好协同,使得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三是地方补贴政策排他性,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和行政利益高度一致,导致其补贴政策往往具有明显地方保护色彩,不利于行业公平竞争和兼并整合;四是市场发展应合理规划,避免"提前消费"给产业后续发展带来困扰,光伏应用所需的土地、屋顶等均属于稀缺资源,增量有限,而光伏电站寿命20年以上,流动性较差,应避免由于市场快速扩大造成市场后劲不足,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出口市场面临不确定性较大,欧洲市场已萎缩且有限价制约,日本市场后劲不足,随时可能刹车,美国市场"双反"限制明显,而新兴市场又未能快速崛起。
供给产能过剩问题仍不可忽视。一是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企业在通过技改或投资建厂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受市场快速扩大影响,部分闲置产能也开始启动,组件产能依然高企,部分落后产能在地方政府政策庇护下也未能及时退出,在出口市场阻碍重重的情况下,产能过剩仍将会困扰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兼并重组进展缓慢,受制造业利润薄利化、融资成本高和产品同质性高等因素影响,企业横向兼并意愿不强,即使自身产能不足,往往也通过委外加工解决。且由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和行政利益的紧密结合,可能采取各种方式与手段阻挠其他地区的企业利用本地资源,这也会造成兼并的低效率;三是价格战仍将是顽疾,由于产品同质性较高,各家企业产品在性能和售后等方面相差无几,在供需紧张情况下,价格战将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的重要手段,低价竞争恐催产品质量问题。
企业盈利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是扭亏企业仅超过半数企业,仍有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盈利企业扭亏是由于合并报表,有其他业务贡献利润,如横店东磁、皇明太阳能等,其光伏业务仍为亏损;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仍然较弱,多数企业盈利企业仍处于亏损边缘,特别是在目前产品价格开始往下走的情况下,后续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三是融资难问题产品仍在困扰着企业,银行在光伏制造领域的投资仍较为谨慎,保持着以往的紧缩状态,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度仍然较高。
IC乐购(www.iclego.com)是一家一站式元器件在线采购网, 提供Digikey、Mouser(贸泽)、Element14(e络盟)、Wpi(大联大)、Future(富昌)、Avnet(安富利)、Arrow(艾睿)、Chip1stop、Onlinecomponents、Master等主流供货商的芯片采购服务,在IC采购, 元器件交易和IC交易业务领域中排名第一的在线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