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谈及人们对英特尔的印象,总是摆脱不了“移动领域落后”的形象。的确,随着移动市场的爆发,传统PC芯片巨头英特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在计算设备迅速转向移动终端的大潮中,英特尔反应太慢;移动芯片市场逐渐被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厂商控制。
在2013年11月的投资者大会中,英特尔董事长安迪•布莱恩特(AndyBryant)承认,作为计算能力成本下降的长期受益者,该公司正在属于自己的这场“游戏”中严重受挫。布莱恩特称:“我们似乎已经迷失了自己的道路。”迷途中的英特尔本能般的选择了全线出击:2010年收购英飞凌无线业务,补足通信芯片短板;推出移动芯片,与OEM厂商合作生产智能手机和平板。
然而,早期的全线出击策略并未带来意料中的结果,ARM阵营已形成成熟生态体系,英特尔移动芯片的产品在功耗及体验上存在差距。同时还因为资源分散,英特尔一开始的移动转型效果并不理想。经历了转型初期阵痛,英特尔开始重新审视其移动策略,最终在2013年底明确和调整了其移动战略,自此其移动转型才逐步走向正规。
迷途寻路:大方承认落后依靠中国优先发展平板
对于英特尔这样的业界大船来说,不会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横亘在英特尔移动转型面前的最大问题,除了战略之外,其实就是信心。当大家都在说英特尔移动不行的时候,如何传达清晰有力的信心成为高官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要走出迷途,英特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决心。先是英特尔CEO科再奇大方的承认英特尔在移动领域落后,错失了平板电脑机会。再就是在借助各种公开场合表达信心。包括英特尔总裁詹睿妮、移动事业部总经理贺尔友在内的高管,不停的表达对转型的信心:“英特尔这艘大船,一旦清楚决定某事,便会矢志不渝地向前推进”,“只要英特尔再创新、再发明的DNA还在,往移动转型必定会完成”。
信心上的表态还需要清晰的战略和数据上的支撑。在2013年底,英特尔明确了其移动发展策略:战略性的弱化手机,优先重点发展平板,并且为平板芯片出货量制定了2014年成长四倍达4千万颗的具体目标。
对于下定决心做平板的逻辑,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产品线运营总监洪力解释到,相对于手机设备,平板电脑这一产品形态离英特尔主业比较近。无论在业界形态还是经验转移方面,都能让英特尔比较容易发力。同时,平板电脑方面进展,还能跟公司当前推动的“二合一”设备形成合力。
而对于平板芯片4千万出货量的具体指标,英特尔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制约英特尔芯平板电脑发展的因素有硬件功耗、操作系统、APP应用体验。对于前两者,英特尔都可以自己完成:硬件功耗可以通过改进芯片完成;对于操作系统,英特尔对安卓操作系统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此两者都已不是问题。英特尔芯平板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APP应用体验,而这一体验的优化需要依赖软件开发者来完成。而要吸引开发者来有动力来针对英特尔架构优化,需要有足够的发货量来支撑。
也就说,英特尔的逻辑是通过迅速扩大的出货量,来吸引开发者优化APP性能,从而优化整个英特尔芯平板的核心体验。
为了达成出货量的目标,对于时间紧迫的英特尔来说,中国深圳成为一个战略选择。深圳遍布着众多新兴的中小OEM厂商,而且深圳具备最完善的成熟产业链,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在平板和手机产业链上能媲美深圳的地方了。只有深圳速度,能够帮助英特尔完成平板目标。
英特尔选择了与新兴厂商合作,包括蓝魔、台电以及不知名的白牌厂商。为了扶持这些厂商,英特尔成立了CTE计划(中国创新生态圈),在产品上提供参考设计和交钥匙的解决方案;在市场方面,给与芯片价格补贴,同时供给渠道和市场资源。
参考设计,也叫交钥匙解决方案,是指芯片设计厂商将主要的设计方案、部件调试等工作都解决,给OEM厂商一个完整可用的设计参考,厂商可直接依据该方案快速推出产品。因为CTE计划中的新兴厂商,技术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参考设计将解决这些厂商在推出产品过程中的大部分技术难题。
作为PC时代巨头,英特尔拥有非常强势的渠道资源。在CTE计划中,英特尔将渠道资源以各种方式提供给新兴厂商。英特尔甚至还举办了“成交会”这样的活动,将全球的需求方和深圳的新兴供货厂商聚在一起,现场谈合作。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很多不知名的新兴厂商通过英特尔的渠道获得了更多的订单。据介绍,这些订单中有70-80%来自海外。
在今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表示,目前以CloverTrail和BayTrail平台为主的平板电脑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千万部,进展非常顺利,有信心完成全年4000万片的目标。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英特尔2014年的战略重点,就是平板、平板还是平板。如果再加一些标签的话,还有中国、深圳、新兴厂商。
等待东风:手机战略押注SoFIA整合芯片先出3G版
在2014年弱化手机强调平板的大基调下,英特尔对于手机芯片的动作其实是在埋头研发。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IDF大会上,英特尔宣布推出名为SoFIA的手机集成芯片。SoFIA集成芯片将集成CPU和通信模块,3G版本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4G的版本,将于2015年一季度推出。
集成芯片的英文名为Soc,对于现代智能手机产业链而言非常重要。打包通信基带芯片、CPU、GPU芯片的集成芯片大大降低了整个手机采购物料的复杂度,增加手机的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高通凭借其“骁龙”集成芯片在智能手机市场如鱼得水,赢得了最有利的市场地位。
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就目前而言,英特尔处理器与ARM处理器相比,功耗和兼容性上都已经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集成度,而集成度将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价格。因为英特尔架构没有目前没有整合芯片,那么就得另外采购通信芯片等配套元器件,而物料采购清单的增加,将导致成本的上升以及复杂度的增加。
也就是说,SoFIA集成芯片的推出,将解决英特尔处理器和ARM处理器之间最后一个差距。对于英特尔来说,重整旗鼓再战手机芯片的法宝是SoFIA。
值得注意的是,SoFIA芯片的研发部门正是当年收购的英飞凌通信部门。在2010年,随着英飞凌通信部门被收购而进入英特尔的贺尔友,正是领导开发SoFIA的人。在全力发展平板战略的同时,贺尔友带领的移动通信事业部也在埋头研发技术。
押注SoFIA芯片是非常好的战略,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
英特尔今年下半年推出3G版SoFIA芯片,明年一季度推出4G版,这一进度比业界竞争对手晚了至少一年以上。而最大的4G市场,中国市场已经开始进入4G手机的爆发期,市场不会等待英特尔。
对此,贺尔友并不十分担心,他表示:“目前英特尔只是没有做出整合的芯片,CPU和基带芯片目前都有成熟的产品。事实上,在4GLTE的研发和产品上,英特尔是仅次于高通,能够提供成熟产品的公司。同时,我们认为市场在今年下半年还存在大量的3G的需求”。
对于4G集成芯片晚于竞争对手推出,是否会导致终端厂商没有太大意愿切换到英特尔平台,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表示,这些还是由市场和产品说话,如果英特尔的产品尽管晚了,但是能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方案,终端厂商会自己判断选择。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英特尔的手机进展,就是一句话:等待东风,SoFIA就是那场英特尔寄望改变市场的东风。
新的阶段:手机和平板并重发展
当把英特尔的时间点再梳理一遍,2014年是英特尔的平板之年,在平板之年的年中,2015年的移动战略已经开始展现,借助SoFIA的出货,英特尔寄望在2015年重整旗鼓再战手机市场。
陈荣坤表示:“2014年,我们非常强调平板,这与英特尔整体战略路线图是相关的;但到明年,将会进入手机和平板电脑并重的格局。”
而陈荣坤的另外一句话,则更加说明这种格局下背后的意义。陈荣坤称:“在移动领域,只要是高通进入的领域,英特尔都会进入。”这一全面进入的情况,不仅仅体现在移动,更体现在英特尔现在整个大战略布局上,即进入所有的个人设备计算领域。
英特尔公司总裁詹睿妮,从云计算基础架构到物联网,再从个人和移动计算到可穿戴技术,创新机遇无处不在,而英特尔的愿景是提供给各类设备全方位的计算体验。
目前,英特尔已经将物联网作为其财报中与PC并列的财务营收部门。在移动转型早期遭遇质疑的英特尔,正逐步用自己的方式来探寻未来的道路。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但起码可以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符合自己DNA的路,才是正确的道路。
IC乐购(www.iclego.com)是一家一站式元器件在线采购网, 提供Digikey、Mouser(贸泽)、Element14(e络盟)、Wpi(大联大)、Future(富昌)、Avnet(安富利)、Arrow(艾睿)、Chip1stop、Onlinecomponents、Master等主流供货商的芯片采购服务,在IC采购, 元器件交易和IC交易业务领域中排名第一的在线采购平台。